近日,一則“歙縣茶企3000噸茶葉被泡,損失9000萬,負責人痛哭流涕”的短視頻引起網友廣泛關注。為了幫助茶農度過疫情,負責人比往年收了更多的茶葉。沒想到暴雨淹沒了茶企的倉庫,損失慘重。目前連茶農的工資都發不出來。

事實上,災難從未遠離我們。面對暴雨,茶企應該如何做好防御措施,提前進行茶葉保鮮?
它是茶葉中各種生化成分反應的必要介質,是茶葉霉變的主要因素,也是微生物繁殖的必要條件。一般來說,茶葉含水量越高,陳化越快。當含水量超過6.5%時,6個月后會產生污濁空氣。當含水量超過7%時,口感逐漸變差。含水率達到8.8%時,短時間內容易產生霉菌。當含水量超過12%時,霉菌滋生并產生霉味。所以,對于價格高、品質好的茶葉來說,含水量應該在4%-5%之間,其次是6%,不超過7%。

企業茶存儲量大,宜低溫低濕密閉冷庫儲存,保鮮效果好,經濟實惠。一般倉庫溫度不超過5℃,濕度控制在60%以下。建一個180立方米的冷庫,可以儲存15000公斤茶葉。經過8個月的貯藏,茶葉的品質基本保持不變。葉綠素和維生素C含量分別是常規貯藏的2倍和4倍。

在沒有冷藏的情況下,大量名茶,如西湖龍井茶、黃山毛峰茶等,購買后暫時不會使用。為防止質變,一般采用石灰塊保存法或工業吊扇除濕法進行臨時儲存。石灰塊保鮮法是利用石灰塊的吸濕性來保持茶葉充分干燥。工業吊扇除濕法是利用工業吊扇的除濕特性,保持倉庫內的通風環境,加速空氣中水分的蒸發,保持茶葉干燥。
雖然自然災害無法預測,但作為企業,茶企應該不斷提高抗風險能力,比如購買保險,開發復合型商業模式,讓準備更充分的企業能夠渡過災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